close

  移建報刊亭改變了我的生活
  我生活在東三環附近,眼見目前被拆除的報刊亭仍不見蹤跡,既沒有看到期待中新報刊亭的模樣,也不知道它們的新家在哪裡。殊不知在這短短的時間,它的消失已經改變了我身邊很多人的生活習慣,雖然這是我們本不願意的。
  比如,以前我每天早晨習慣在公交車站等車的時候買份報紙,這樣可以在別人略顯焦慮地等車的時候體會到一份難得的悠閑和充實。現在由於買不到紙質報紙,我只能用手機看電子報,但信號常常不夠穩定,所以打開的速度很慢,給我平添了幾份焦慮。為了能看到紙媒,我不得不去坐地鐵,只因為進站後可以買到報紙。
  前兩天,我還看見一個外地老大爺,沿著三環走了好幾站地也沒找到一個賣地圖的地方。所以,有關部門對移建報刊亭這樣看似小事,但實則涉及很多人的日常生活甚至可以改變一些人生活方式的工作,一定要考慮周密。
  無論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先做好主要環節的計劃。就連我們百姓搬家,都要先找好新家,才能去找搬家公司,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可是,這“還沒找到新家就開始搬家”的工作方式卻發生在我們日常的公共管理上,真不可取! □馮健(紀檢監察幹部)
  治理“僵屍車”應有法可依
  據報道,通州三元村小區東門外馬路上,停著輛“無人認領”的大客,占道一年多,居民多次反映情況,但“僵屍車”仍沒動窩。
  這些停靠在路邊和小區里長期不挪窩、幾乎或者完全報廢的車輛,被市民形象地稱為“僵屍車”。這些車輛除了占用了有限停車位,還存在交通、消防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給市民添堵添亂。近年來,“僵屍車”的數量不斷增多,逐漸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新型垃圾”。
  當前,交管部門對“僵屍車”應及時調查停放位置、車主信息等,通知車主限期清理走,逾期將被統一拖走,交由交管部門定性後統一處理。目前我國有關治理“僵屍車”的法律法規仍然比較模糊,在監管及執法等方面均存在法律盲區,這成為有效治理“僵屍車”問題的一大難題。從長遠來看,我國應從立法角度出發,完善法律法規對“僵屍車”的處理規定,讓有關部門執法有據,有法可依。 □徐小飛(法律工作者)
  軍訓服也可“時尚”些
  日前,北京部分高校已經結束軍訓,學生穿過的軍訓服又將何去何從?記者走訪了清華、北大等高校,發現每年會有部分軍訓服被當成廢品直接扔掉。
  有相關機構自去年起就在高校開展軍訓服回收工作,收集到的服裝捐給貧困地區,而一些學校志願者組織也在做同樣的善事。其實,不管是丟棄還是捐贈,都說明學生對軍訓服缺乏“感情”,主要原因正如一些學生所說的,軍訓服樣式不夠時尚。
  誠然,軍訓是嚴肅的事情,但軍訓服也必須死板著“面孔”、一副“寒磣”的樣子嗎?就不能如學生所願“時尚”一回嗎?2013年9月開學之際,北京十一學校推出三大類、超過40款“最潮”校服,吸引學生搶購。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多與學生溝通,製作出符合學生審美觀點的軍訓服,讓學生捨不得扔掉軍訓服。 □趙華鋒(研究生)  (原標題:來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l64rlwt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