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慈濟四十五週年】開啟善門 慈濟慈善行腳【慈濟四十五週年】開啟善門 慈濟慈善行腳圖文提供/慈濟基金會資料整理/黃子珊(經典雜誌撰述)一九六六年的一個午後,三位天主教修女前來花蓮向證嚴法師傳福音,雙方談到彼此的宗教教義。離去前,修女問:「佛陀的慈悲普及一切生命,的確很偉大。而天主的博愛雖只為人類,但我們在社會上辦養老院、學校、醫院,即使遠在深山、海邊、離島,也有教士、修女去救助貧困人群,提供麵粉、衣物。而佛教有嗎?」佛教有嗎?證嚴法師在心底尋思。這一年,美國剛結束對台灣的援助,社會福利制度才要起步,國民所得僅有兩百多美元。當時一千兩百萬的總人口,貧民就占了約一百三十萬。有一次,證嚴法師在花蓮鄉間看到一名難產的原住民婦女,因繳不起保證金無法就診,被抬回山上,在地上遺留一灘血跡,這件事促成「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在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成立。「我認為,我應該從最貧窮的地方開始做起。所以,慈濟的第一道門,就是善門。」證嚴法師幾乎忘了,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克難,初期只能以六位僧團弟子每天增產一雙嬰兒鞋的收入,加上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省下五毛買菜錢投入竹筒,每月集資一千多元,開始濟貧救苦的工作。成立第一年,慈濟就有了第一個個案,八十六歲林曾老太太孤苦無依,慈濟按月濟助白米一斗、現金三百,又請人燒飯洗衣,照應她生活起居直到往生為止;第二年,第一間「慈濟屋」落成,失明獨居老人李阿拋得以安身;第三年歲末,慈濟第一次試辦冬令救濟,發放毛毯和棉襖給四十戶家庭,共兩百多人受惠;同年,艾爾西颱風在花蓮釀成重災,慈濟勘災後,展開勸募和發放,賑濟一百四十八戶,是慈濟首次大規模的急難救助;第四年,證嚴法師開始每年兩次率領委員環島複查貧戶,因而發現因病而貧的惡性循環,種下建設慈濟醫酒店經紀院的機緣。就這樣,每一年,慈濟走多一步,走遠一點,善行終於從台灣全島遍布全世界。一九九一年元旦剛過不久,波斯灣戰爭爆發,為濟助在戰火中失去家庭的孤兒,慈濟美國分會在華人社區發起「一人一元」活動;四月,哥奇颶風在孟加拉引發洪水氾濫,造成十四萬人死亡,美國分會再發起募款,證嚴法師呼籲台灣人響應,募得善款轉交美國紅十字會統籌運用,慈濟慈善觸角首度延伸國際。同年夏天,大陸華東遭遇大洪澇,慈濟以「專款專用」方式,踏出到大陸賑災的第一步。此時,海峽這端出現了爭議的聲音。面對部分群眾:「台灣已經救不完了,還要救到大陸去!」的反彈情緒,證嚴法師以超越政治的慈悲精神,呼籲台灣民眾放下仇恨與對立,直視災民苦難。賑災沒有因此停下來。大陸賑災告一段落後,慈濟利用餘款成立「國際急難救助基金」,秉持「不談政治、不作宣傳、不可以傳教」原則,踏上更遙遠的疆土。從亞洲的中國大陸、外蒙古、尼泊爾,到非洲的衣索匹亞;從花蓮的山巔海湄、台灣全省,延伸到美、加等世界五大洲的窮鄉僻壤。迄二○一一年,慈濟已在七十二個國家地區執行了人道援助工作。一場又一場的國際賑災紀實,幾乎就是一部全球近代重大災難史──紐約九一一事件、南亞大海嘯、紐奧良卡崔娜颶風災、緬甸納吉斯風災、中國四川大地震、日本東北部大地震……,慈濟人不曾缺席。他們踩過瓦礫、涉過深水,為災民送上一碗熱湯、一條毛毯,或者,一個擁抱。緊急危難解除後,慈濟積極協助重建,為災民建房、建校、建村、建醫院當兒,也投入災後的心靈輔導和關懷。南亞海嘯發生後,慈濟在斯里蘭卡展開長達三年的重建計畫,援建學校及能安置近六百五十戶的大愛村,村裡設有診所、職訓所。截至二○一一年五月,全球計十三個國家地區共一萬六千四百七十八戶家庭,因貧困或災後流離酒店工作失所,住進慈濟為他們建造的「家」。災難中建立救濟模式早年,位處偏遠地帶的花蓮,資訊和交通都不發達,證嚴法師能帶領委員深入暗角、關懷貧病,完全來自「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的田野調查。當時委員以家庭主婦為主,她們定期探視照顧戶,開創了堪稱台灣本土首個「追蹤救濟」的救助方式,往後慈濟一直依循「長期照顧、持續陪伴」的模式照護弱勢。隨著社會經濟改善,慈濟慈善工作也發展出不同的形態,並逐漸擴大關懷至榮民之家、監獄、殘智障養護中心等機構,以至小社區內的弱勢家庭、外籍配偶。至今台灣長期照顧戶已累計有九萬三千六百二十三戶。落實「社區志工」的概念後,不管是九二一大地震、八八水災、華航澎湖空難或在SARS疫情暴發期間,慈濟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急難救助,撫慰人心。一九七三年娜拉颱風襲台,慈濟根據台東民眾提供的受災民眾資料,逐一過濾、深入探查,確定受災最嚴重的六百七十一戶,造冊為濟助對象,隨即進行發放,為日後急難賑災「勘災、募款、造冊、發放」的模式奠下基礎。隨著經驗累積,慈濟建立起「長期救助」、「急難救助」、「房屋修繕」、「冬令發放」和「大型賑災」五大基本模式,同時歸納出賑災三大原則:直接──物資由慈濟人員直接送達災區;重點──選定災情最嚴重、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尊重──尊重地方法令、風土民情及宗教文化。在兵荒馬亂的災區,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總是用彎腰躬身的恭敬姿態,雙手把物資遞給災民,讓他們感受愛與尊重。讓受幫助的人脫離困境、進而自立,再啟發他們的善念,是慈濟行善時貫徹始終的信念。緬甸原本就有布施的傳統,納吉斯風災後,接受慈濟發放稻種的農民,轉而成為施贈的一方,分送稻秧、存米行善。有農民每天煮飯前就抓一把米存進竹筒,「這竹筒裡的白米,就算我酒店打工們沒有米吃也不會拿出來吃,因為是要拿來布施的。」讓善心循環不息,是緬甸農民的堅持,也是慈濟「教富濟貧,濟貧教富」理念的具體實現。教富濟貧,即教育富有的人幫助別人;濟貧教富,即撫慰苦難者,同時開啟其良善心靈,引導他們行善。菲律賓、斯里蘭卡、海地等地都因賑災、扶困而牽引出當地人善念,間接培訓出許多志工,慈濟因此從早期仰賴海外台商和華僑的人力資源,增編到在地志工,完整了深入、廣泛、高效率的救災機制。分布全球的志工當中,不僅有基督教牧師、天主教神父,甚至有原主民巫醫,多元的背景,在在展現了超越國籍、種族、信仰的巨大善力。守護台灣,回饋國際「哪裡有災難,我們就去哪裡。」慈濟人跨越疆界的行動力,來自於如此單純的慈悲心念。當台灣從半世紀前的克難時代,步入二十一世紀的昌盛繁榮,一股來自民間底層的力量,亦逐漸成熟。對於台灣民眾而言,這股力量特別溫暖,因為相對外來援助機構如家扶基金會、世界展望會,這是早期少見的本土慈善組織。一九九一年,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項的麥格塞塞獎,把社區領導獎頒發給證嚴法師,原因是:「喚起現代台灣民眾對古代佛教慈悲為懷教義的重視」。二○一一年,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首次以台灣慈濟作為個案研究對象,探討慈濟與眾不同的理念與作為,該院教授李納德如此總結:「慈濟以價值及信作為管理與領導核心,與西方管理講求策略、誘因、速效等大異其趣,慈濟提供了一個新啟示與新途徑。」同年,證嚴法師獲美國《時代》雜誌票選為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自一九八五年海外第一個分支會在美國成立至今,慈濟已在全球五十個國家地區,設有四百三十二個聯絡點,並擁有五百萬名以上的捐款者及志工,所有款項皆「取之於當地 ,用之於當地」。二○一○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正式通過佛教慈濟基金會酒店兼職成立「特殊諮詢地位」(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的成員,在慈濟歷史寫下重要一頁。一九五○年代接受美援長達十五年的蕞爾小島,終於有能力回饋國際,並向世人展現台灣民間豐沛的大愛能量,以及佛教組織落實濟世利他的承擔和使命。面對修女當年的大哉問:佛教有嗎?證嚴法師本著皈依師父印順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囑咐,身體力行四十五年,為自己找到了明確的答案。~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從台東鹿野探視謝姓獨居老人,到花蓮普明寺第一次冬令救濟,成立於一九六六年的慈濟不斷擴大善行版圖,證嚴法師在每次的跋山涉水、彎身扶貧中,實踐人間佛教。(圖片/慈濟基金會) ↑ 二○○九年莫拉克颱風襲台,志工發放便當熱食給災民。(攝影/蕭耀華) ↑ 作為慈濟醫療體系中「軟體中的軟體」,志工膚慰之手從醫院病患,延伸至南亞海嘯的斯里蘭卡災民。(攝影/蕭耀華) ↑ 對教育有心的家長,在各社區學校化身為「大愛媽媽」與孩子互動,期藉師親共同努力,提升教育素質。 (攝影/顏霖沼) ↑ 由慈濟大學醫學院學生為大體捐贈者舉行的「大體禮敬追思」儀式,已成為慈濟的傳統,也是台灣醫療教育的人文特色。 (攝影/顏霖沼) ↑ 每年五月,慈濟結合佛誕日、母親節及「慈濟日」舉行浴佛,引導大眾緬懷「佛恩、親恩、眾生恩」。(圖片/慈濟基金會) ↑ 二○○九年的「八八水災」過後,災區滿目瘡痍,「人文真善美志工」正在認真進行圖像紀錄。(攝影/林亨) ↑ 目前全台慈濟環保志工有七萬人,像林秀蝦(左)與陳素蘭(右)這樣的家庭主婦,是慈濟環保站的草根力量。 (攝影/顏霖沼) ↑ 慈濟環保志工以身作則,帶動民眾疼惜大地。每年,全球志工響應世界地球日,展開掃街、淨灘、淨山活動。(攝影/林室內設計嘉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l64rlwt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